好人肯定有好報

Why Goo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

作者  /  史帝芬.波斯特/ 吉兒.奈馬克 Post, Stephen/ Neimark, Jill   譯者  /  李淑珺

出版社 /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 2009/01/23


「付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付出是你唯一可以仰賴的愛, 因為你永遠可以選擇付出,你的內在永遠有能力付出。 付出會讓你終生身心健康。


您的瀏覽器可能無法支援顯示此圖片。 如果我能帶著一句話到來生,這句話會是「付出」。  
  
我只想傳達一個簡單的訊息:「付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 付出是你唯一可以仰賴的愛,因為你永遠可以選擇付出, 你的內在永遠有能力付出。付出會讓你終生身心健康。 
你希望快樂、被愛、感覺安全、有保障嗎? 你希望在痛苦的時刻有人幫助你?或想擁有真誠溫暖的人際關係? 你是否想在活著的每一天, 都知道世界是一個充滿善意與希望的地方?那麼我的答案是:付出。 每天付出,一點一滴的付出,你就會更快樂。付出,你就會更健康, 甚至更長壽。 
慷慨的行為能保護我們一輩子。對此,許多研究都有驚人的發現, 如果你在青少年時期經常幫助別人,六十年甚至七十年後, 你仍然會因此而更健康。而且無論什麼時候開始經常付出, 即使老年之後才開始,你的身心狀態還是會有所改善。 慷慨的行為與較低的疾病及死亡風險、罹患憂鬱症的機率, 都有密切相關。更值得注意的是,付出與造就成功的人格特質, 例如人際互動能力、同理心、正面情緒等,息息相關。學習付出, 你會更懂得如何生活。

免費的神奇新藥  
  
關於愛的研究中最驚人的發現是,「付出」對整體健康的保護能力, 比阿斯匹靈對心臟疾病的預防能力,還要高出一倍。 愛的研究幾乎囊括了所有專家與科學領域。 研究對象包含了各個族群,從非裔美籍青少年, 到中年越戰退伍軍人,到經常做禮拜的信徒、無神論者, 以及老年族群;也從各領域—理學、演化生物學、跨文化人類學、 老人學、流行病學、公共衛生、 宗教和人類發展等相關專業中汲取靈感。 有些研究者甚至試圖把愛帶到醫生的診間,請醫生開立「慷慨」 這個處方。 
付出,對於任何年齡、任何生命階段的人都有益。 我們常說好人不長命。當然,好人有時候確實不長命, 而且所有人最終難免要面對自己無法控制的病痛。 但是一項值得注意的好消息是,過去十年來, 已經有大約五百項嚴肅的科學研究證實, 無私的愛確實有益人類健康,而無限大愛研究中心贊助的新研究, 則使整體成果更振奮人心。「付出」有助於我們原諒自己的過錯, 而寬恕自我是幸福感的關鍵。柯勞斯在研究中發現, 某種付出方式具有特別強大的力量。幫助朋友、親人和鄰居, 以及支持伴侶,都會降低死亡率;但接受這些幫助, 不會產生正面影響。心理學家布朗(
Stephanie Brown)花了五年時間追蹤四百二十三對年長的夫妻。 在調整年齡、性別、身體與心理健康狀況等影響因素後,布朗發現, 不會明顯相互提供支持的受試者, 在這五年內過世的機率是其他人的兩倍。

為什麼付出是良藥? 
  付出的時候,就像把壓力反應先關閉起來。 付出會排除那些籠罩你的負面情緒,例如憤怒、憎恨和嫉妒, 而這些負面情緒顯然跟壓力引發的心理與生理疾病有關。 付出有益身心健康,也可能是因為你必須過得好,才可能付出。 柯勞斯的說法是:「一個人如果無法同情且同理地進入他人的內心, 就不可能提供有效的幫助。」 付出也可能讓我們覺得自己可以掌握的生活。柯勞斯還認為, 一個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是,你是否相信努力會改變環境。「 幫助他人會提升掌控感,讓人有效對抗低自尊。」

你也能付出偉大的愛  
  
愛可大也可小。愛很小,因為有時候只是一個安慰的微笑、 片刻的耐心、溫柔的碰觸,或以開放的心做了一件事這麼簡單。 愛很大, 因為有價值的人生就由千百萬個微小的尋常善良舉動累積而成。 那麼,我們可以將這些舉動以及活得有價值的人生加以量化, 而從中學習嗎?經過二十五年來的持續研究, 我找到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我在人生的四個「領域」中, 找到十種不同的付出方式。無限大愛中心以這個方法為基礎, 邀請了邁阿密大學的頂尖心理學家發展出「愛與長壽量表」。 任何人都可以藉著練習與鼓勵,而變得善於付出。

找到適合自己付出方式 
  大多數的人在慷慨與付出上,都要面對一條陡峭的學習曲線。 你不需要過模範生活,才能感受愛的溫暖。你不需要諾貝爾和平獎、 詩句歌曲或偉人傳記來紀念你。你唯一需要知道的是, 行善有益於自身的快樂與充實,科學也證實如此。

在愛的領域裡有無數種付出的方法,本書捕捉了以下十種。

讚頌  
讚頌是對生命的變化如此無窮盡而湧生的感思。 讚頌是一種純粹的快樂,如此生氣盎然, 而讚頌的儀式更是不可計數—日慶祝、畢業典禮、嬰兒滿月、 喬遷之喜、感謝函、給所愛者的特別禮物、一次充滿祝福的冥想, 或是在自己擁護的隊伍勝利時脫口而出的歡呼。

傳承 
付出是一種深刻而持久的傳承。 傳承的行為在社會科學中已經有廣泛深入的研究, 也是一個人身心健康的重要表徵。也許有點老生常談,不過, 傳承的行為背後的利他信念是:「給人一條魚,只能吃一餐; 教他釣魚,一輩子都有魚吃。」當我們培育他人, 就是把愛的火炬傳承下去, 讓他們的人生能夠以意料之外且美好的方式茁壯。

寬恕  
最多人研究的付出方式之一,就是寬恕。寬恕會帶來內在的自由、 寧靜、和平,這些特質決定了人生態度。 寬恕讓我們不必再背著罪惡的負擔,讓人脫離痛苦。 有時候寬恕的意義只是讓人放下回憶與怨恨,繼續往前。 或許某些時刻確實不適合寬恕,但是絕大多數的時刻, 寬恕都能療傷止痛。                                          

勇氣 
從聖女貞德到金恩博士,有時候付出的表現是對抗—著關懷的對抗 。一個人必須勇敢,才能質疑不當的行為。所有改變人類歷史的愛, 從爭取黑人公民權的帕克斯到甘地,都包含了對抗邪惡的勇氣。 對抗的形式可能是質問、以身作則、建議、以引導發揮影響力, 有時候也需要採取堅決、不退縮的方法,參與社會改造行動。                           幽默 
幽默是最快速、最敏捷的付出方式—以在轉瞬間將痛苦轉為歡笑。 當其他愛的方式都無效時, 有時候一個好笑話就足以讓人立刻脫離痛苦。幽默最明顯的表現, 也就是笑聲,也具有療癒效果。幽默與其他愛的方式最大的不同, 就是它能立刻扭轉一個人負面的情緒。 不論負面情緒多強烈或多有破壞力, 我們都可以用幽默讓它在瞬間融化。 幽默會讓你在轉眼間以截然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 
  

尊重  
尊重的英文「repsect」,源於拉丁文的「respecta re」,意思就是「再看一次」。我們必須一再觀看,深入地看, 直到超越自己的偏見與評斷為止。尊重讓愛得以呼吸, 讓我們可以接受他人的人生選擇,即使與我們的不同。 尊重包含容忍、禮貌、接納,甚至崇敬。 當我們對別人有深刻的尊重時,會產生一種驚喜與敬畏,甚至是對「 存在」的欣賞。

慈悲  
付出的方式也可能是慈悲,這是愛對受苦的反應。 同理心是許多佛教思想的精髓, 現在也是大腦造影科學領域裡一項嶄新有趣的研究主題。 研究者已經可以看到母親聽到寶寶哭泣,或看到孩子微笑時, 或僧侶冥想時,會啟動腦中哪些區域。 同情是如此廣泛存在且感染力強大, 因此同情可說是道德情感的核心。

忠誠  
忠誠是長期持久的愛。這種最高形式的愛可以經得起困難與考驗。 婚姻如果少了忠誠所滋養的信任,就不可能茁壯。 忠誠的父母會一輩子照顧有嚴重殘缺的孩子; 好朋友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依然是朋友;而許多人致力關懷、 照顧需要幫助的人之後,一生都會忠於自己的使命。

傾聽  
只要傾聽,我們就能給予他人愛的禮物。這種關注是一項技巧, 也是一種天賦。能深入傾聽的人並非想解決某件事, 而是以對方感到安心的方式存在。好的治療、領導、為人父母之道、 友誼、甚至有意義的政治行為,都必須有專注的傾聽作為基礎。 所有人都需要被聽見、理解與真正認識。

創造 
最後,創造是生命本身最自然、喜悅的表現—如宇宙驚人的創造力 ,以及如貝多芬、愛因斯坦、米開朗基羅、 愛迪生等人所擁有的難以置信的天賦才華。 其中愛迪生每天清早即起,孜孜不倦一再實驗, 直到找到點亮全世界的燈絲為止的精神最令人敬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 Eva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