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壓力都來自於念頭,紓解壓力,首先要學習不被自己的念頭所困。
出自: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個案研究:洛克希德馬丁的市場白地
馬克.強生(Mark Johnson)/創新洞察管理顧問公司(Innosight)創辦人
編按:本文從天下文化出版的《白地策略》一書選出,「市場白地」指的是:不屬於公司現行商業模式界定或處理的潛在活動範圍,也就是:在公司核心、關聯性市場之外,卻需要運用新商業模式的機會。
對洛克希德馬丁來說,將P-791混合式飛船商品化,完全是一場市場白地遊戲。洛克希德馬丁的核心事業,是數量極少、利潤極高的世界,業務範圍包含數百萬美元的戰機、飛彈、太空衛星、以及專業整合系統服務。二十世紀初期,由海軍和飛機機體製造商起家的洛克希德(1995年與馬丁‧瑪琍塔〔Martin Marietta〕公司合併後,稱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服務政府承包系統下的政府顧客,擅長以高度結構化的方式,提供少數顧客極為複雜的解決方案;它的產品,一切按訂單生產,追蹤流程裡每一個步驟—從系統開發、到安全測試和飛機組裝,並且根據詳細的需求或規格計費。這表示,洛克希馬丁擁有不錯的利潤保障。此外,國防產業錯綜複雜的採購程序,對新競爭者製造了有效的進入壁壘。因此,洛克希德馬丁占據了一個相當安全的利基市場,不大可能有什麼開拓新領土的念頭。到目前為止,管好本業一直是洛克希德馬丁的成功準則:做的每件事,與旗下四個專門事業單位—航太(軍用飛機)、電子系統(軍事電子和系統整合)、資訊系統和全球服務(美國聯邦IT服務),以及太空系統,息息相關。先進研發計畫(ADP,也就是現在的臭鼬工廠),屬航太單位下的一支,研發先進的技術和早期原型,並� B多由美國政府提供資金。
對洛克希德馬丁而言,P-791這個商業產品,屬於全新而且更加變幻莫測的市場地帶。該公司習慣精確預測產品的潛在市場,從未有像P-791這類產品的問世;大幅投資一個假定潛在市場規模很大的產品,似乎並不理智,尤其可能得不到政府合約保證,得獨自承擔風險。即便該公司能從容應付某些不確定事務,卻沒有降低不明市場不確定性的既定流程。
諷刺的是,這些顯露規模的市場機會,反而成為洛克希德馬丁憂心的理由。要推銷給對P-791感興趣的各種客戶,洛克希德馬丁需要各種新能力,包括商品銷售團隊和配銷通路、能在各種文化(礦業、汽車業、運輸等)營運自如並顯專業的能力,以及接觸多樣市場所需的各式行銷技能。此外,企業客戶需要專屬的服務,因此需要針對每個產業微調解決方案、設計量身訂做的產品,這與洛克希德馬丁一向界定清楚、說明完整的軍事產品大相逕庭。最後,商業投資的財務管理方式完全不同,不太能和政府分享會計標準、獲利率、以及(推動洛克希德其他部門營運)現金流量。
當2006年那個陽光明媚的早上,P-791混合式飛船在帕姆代爾從飛機庫飄出時,洛克希德馬丁就面臨了上述既合理又值得注意的挑戰。當飛船沿著跑道緩緩移動,熱狗機體輕輕承載著它進入天空時,同時也飛進了洛克希德馬丁的市場白地,一個非常驚人的飛行區域。
創造比核心更核心的東西
前洛克希德馬丁董事長兼執行長諾姆‧奧古斯丁(Norm Augustine)曾經開玩笑說:「談到分散投資,國防業的表現真是一蹋糊塗。」3混合式飛船清楚展現了令人振奮的潛在轉型成長機會,但也同樣明顯遠於洛克希德馬丁的核心營運地帶。如果你是洛克希德馬丁,你會採取什麼行動?繼續鎖定現有顧客,或是冒險前往許多人曾經失敗的地方?
這個決定實在太不可靠,執行長不會出此下策。但絕不進入市場白地,代表你已認定公司不會抓住機會,從而錯失機會,無法將現有市場轉型、建立新市場,或是強力改變賽局,以因應競爭對手、干擾者,以及產業不連續性。「絕不冒險進入市場白地」的決定,將使你公司的成長,只能仰賴核心和關聯性市場的不定期刺激。
這種事無可避免嗎?
企業能夠年復一年、並且持續成功的時代早已過去。但是儘管出現像2008年金融崩解般龐大的經濟緊縮或危機,忙著做好準備、試圖安全度過風暴的公司高層,仍要同時應付企業利害關係人的期望,預先規劃公司日後的成長。不變的真理是,處在產品和系統趨於成熟的企業,以及才做出創新的公司,絕大多數能單純仰賴核心事業來成長。接著,它們可以移往關聯性市場,運用現有的商業模式,以不同方式服務新顧客或現有顧客;可以長期繼續製造新產品和服務,達成其財務目標;精進過往模式,加強服務現有顧客,甚至尋找和服務新顧客。而在新市場擴張趨緩時,進行流程創新,也能創造出明顯的效率和持續成長。
但是既有產品線完全成熟、流程創新達到效率門檻上限、新產品研發步調趨緩的時候到了。接下來,企業期望的成長途徑,會與現有業務和關聯性市場可提供的成長之間,隱現一個缺口—成長落差(growthgap)。4商品化、技術中斷、破壞性威脅、政府政策或社會期望的改變,以及加劇的競爭,都會擴大成長落差,造成大幅降低核心成長力的市場情況。
成長落差不是新鮮名詞(雖然它們比以往都發生得更快、更頻繁)。近年來,各種因應成長落差的商業趨勢和管理學說紛紛出現。1960年代,許多公司收購被低估、但規模相當的公司,想藉此成長。集團好處在於,可藉分散投資來多角化獲益,但許多被收購的公司,成長速度並沒有比被收購前更快,事實上,有些公司成長得反而更緩慢。這種謀劃成長的方式,等同於操弄會計架構,因此當利率在十年後升高,多數集團都得因這場泡沫遊戲而飽受風險。除了奇異(GE)、聯合科技(United Technologies)和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等少數著名的例外,大多數集團的價值都跌損了,到1970年代中期,大部分公司都已拆解或是大幅縮編。
1970年代末期和1980年代初期,公司藉由擴充核心營運來追求成長,建立了界定緊密的事業。至於收購與否,則看被收購的對象能補足多少核心事業。但是當核心成長不足以因應新成長所帶來的壓力時,管理思維再度演進:企業可以透過關聯性市場來成長。5
但是,關聯性市場的成長策略與核心成長策略,道理是共通的,成功都是建立在穩固、緊密整合的企業上,也只是一個放棄市場白地、從一開始就承擔失敗的策略。
或許洛克希德馬丁有放棄白地的本錢,也或許沒有,但顯然如媒體、醫療保健、金融、能源、汽車、教育到國防等各產業的組織,並沒有這種優勢,這些公司需要比新成長更根本的東西:它們需要革新(renewal)。它們必須發展成提供新價值的公司,這表示,必須離開核心領域的安逸環境,追求市場白地的機會。掌握市場白地,需要新技術、新優勢、新的賺錢之道,需要創造出「比核心更核心的東西」,創造企業自身的營運理論;這套流程,我稱為商業模式創新(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本文摘自《白地策略》,天下文化 2010年11月出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