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獎罰不公的制度與老闆偏見

看完這本書,對於作者為什麼離開補習班名師這份工作,基本上跟在職場上受了很多悶虧,因為老闆討厭他,自然他也不愛老闆,工作的標準不同,自然就無法久待,因為他會思考「工作對他的意義何在?」對於老闆獎賞只給班主任這件事情,也在他的心裡留下很深的陰影,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付出最大,而老闆也只會站在自己的角色看待事情,而這本書寫得是一個普世員工會有的心情,是抱怨也好,卻也讓我看到過去自己的影子,對於我的第一份工作,也同樣是不歡的離去,而離去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是老闆絕對是主要原因之一。

有錢是一種相對值,錢要花的有價值

這本書裡面提到在補習班工作的甘苦談,以及進入補習班工作之前家教工作給他的一些想法,最有趣的一段是「窮小開」,他教過一位住在天母的有錢少爺,而這位少爺卻覺得自己的老爸其實很不怎樣,當他看到這位開著九百多萬的爸爸,頭禿肚凸的樣態,突然有著「穿著名牌球鞋卻鮮少去打球」的哀嘆感。

這個小故事卻也給我省思,甚麼叫做有錢,有錢是真的很棒的一件事情嗎?那要幾歲才能夠算是有錢呢?我認為「怎麼用錢創造出來的價值」才是有錢,年輕的時候能夠穿著破球鞋去打球,享受那汗水淋漓的滋味,跟中年時為了工作,只能穿著名牌球鞋在辦公室裡看著電腦螢幕,布鞋所創造出來的效用,完全顯現出不同的境界;市井小民和達官顯赫之人對於幸福的不同定義;公立小學的開放與自由和私立小學的考試升學風氣對於學習不同的定義,如果說有錢是一種相對值,那麼幸福也是一種相對值,懂得珍惜的人才會擁有。

愛情、夢想與金錢

文中提到陳子璇是引他入行的貴人,因為後來她與高國華的新聞事件才讓作者有機會能夠躍升為一線的名師,陳子璇為了愛情犧牲了事業;而這本書的作者在歷經幾年補習班生涯之後,似乎有些抑鬱不得志,所以為了夢想而離開了優渥的薪資,金錢似乎不是人要追求最重要的事情,而是心靈的滿足,就如同古代陶淵明般,不為五斗米折腰,追求自己認為的尊嚴,不同時期有不同追求的標的,重要的是那些追求都是「心之所向」。


參考文章:

補教人生首部曲

http://www.jobwiki.com.tw/view.aspx?sNo=17972

關於教育 認清自己比努力讀書更有用 /蔡世偉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16596

arrow
arrow

    陳 Eva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