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喜愛生長在穀類食品25~30度是最佳溫床
黃麴毒素為多種密切相關的黴菌(主要是黃麴黴菌)產生的二次性有毒代謝物,最喜愛孳生在花生、米、高粱、玉米、豆類、麥類、胡椒等高碳水化合物的農作物上,尤其當環境溫度在25~30度之間時,是黃麴黴菌大量孳生的時機,同時並釋出大量毒素,被感染的食物,也因此含有大量毒素。
值得注意的是,黃麴毒素頗耐高溫,含黃麴毒素的食物,即使經高溫煮熟,仍無法去除,因此,對於黃麴毒素的毒害,您不可不慎。
■如何去除黃麴毒素
由於受黃麴毒素污染的食品毒性甚強,即使100度以上的高溫烹調,仍難以消滅此菌毒性,因此,在選購及保存時,建議您注意下列事項--
1.選購穀、豆、乾果類食物時,儘可能選購新鮮(製造日期最近者)、包 裝嚴格的產品。包裝若有破損或食品光澤失常,更忌購買。
2.乾果、穀類、豆類、種子類食品,應以乾燥的密封罐貯存。
3.易受染的花生製品,不宜常吃。
4.用花生油炒菜,在油加熱後,先放鹽,在油中爆約30秒,可去除油中可能的黃麴毒素。
5.家禽食入受黃麴毒素污染的飼料可能性極高,故應少吃動物內臟,特別是肝臟部份。
6.食物應儘可能貯存在低溫、乾燥處。
7.食物發霉,應立即丟棄。
對人體的傷害~致癌
黃鞠毒素與肝癌有關,其理由是黃鞠毒素會直接攻擊細胞中的遺傳物質,而使得某些細胞不再受約束,而隨便亂生長導致癌症的發生。癌症發生的部分原因是與體內的兩種基因有關,一是致癌基因,一是抑癌基因。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