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霸凌的議題,隨著一位小明星因為網路言語霸凌自殺而亡的新聞而炒得火熱,關於這件事情,也讓我感受良多,其實透過網路讓人與人之間,連下了班、放了學都還會牽扯在一起,過去我們小的時候,放了學就剩下與家人相處的時光,而今學生除了家還有安親班的社交環境,更有臉書這樣的虛擬環境,網路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卻也變得複雜了。
這陣子代課下來,雖然我們班已經是六年級裡孩子個性比較溫和的班級,有的學生會反應自己遭到隱性關係霸凌的感覺,在我這個而立之年的大人看來,那是一種人際關係的型態,還稱不上霸凌,而是這個孩子沒有安全感,總覺得自己的人際關係不夠好,而忘記了自己其實也有迷人的優點。
一堂彈性的課,介紹了一個TED演講的名人,麗茲給孩子們認識,也調查了他們想要改善關係的對象,更發現同學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即便是經常性被老師糾正行為的同學,同學也正向地看到他積極展現出來的幽默搞笑與樂觀。
有些孩子容易敏感地感受到人際關係的不安全感,其實下課時間不一定要玩在一起才叫做感情好,只不過逐漸踏入國中的他們,越來越重視與同儕之間相處的片刻,事情不是要一起做才叫做真朋友,而是彼此鼓勵,一起成長才叫做真朋友。
面對於別人的請教,該怎麼處理?在學校我不准同學直接講答案,不代表不可以跟同學說出算式,試著玩起角色互換的遊戲,把自己當成是老師,如果這個問題換成是老師,老師會怎麼教同學呢?幫助同學其實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試著告訴他們,這過程中試著同理同學無法理解的感受,自然在無形中的付出,會贏得某種程度的人緣。
「做自己」,找出自己風格的定位,想想自己生命中最重視的事情,可以掌握的事情是甚麼,可以改變的事情是甚麼,不要總是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觀感,而是想想看自己的想望,不管師長怎麼告訴你,只有當自己心智越來越成熟的時候,就越不容易因為別人的舉動而難過,而是真心地活在自己每天的方格,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微笑地度過每天。
霸凌?有時候是真實的霸凌,見到別人被欺負的時候,是否敢勇敢跳出來?自己是否也在無形爭霸凌別人呢?如果能夠在每件事情反思自己的言語與行為,是否那些被霸凌的孩子與學生就不會受傷了呢?縱使學校與社會都在重視這樣的事情,但是免不了霸凌的故事仍然天天上演著,因為網路串連起來的生活型態,讓霸凌這件事情似乎有著更無窮大的影響力,「教育我們的孩子保護自己,強化自己的內心」,給予他們安全感,就不至於讓他們會輕信同學的話,給予他們真誠的傾聽,就不至於讓他們會翹家與陌生的網友會面。孩子為什麼會逃家?每個逃家的孩子背後都會有一個原因,如果你不放棄孩子,孩子就會有希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