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5173  

文章提到吃一整條魚,才健康!!!

    總覺得最近的生活過於忙碌,對於體重上也沒有特意控制,當然也沒有失控,那天看了這本書「Dr.南雲 7瘦身術」,作者已經近六十的年紀,卻看起來十分年輕,沒有老樣,仔細看了這本書也歸納幾個重點,讓自己盡可能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作息,醫生寫的書無不是的道理。

 

第一 快走代替劇烈運動

     

    文中提到:「儘管心臟的使用年限是固定,但是,由於劇烈運動會加快心跳數,使人提早達到使用年限,反而縮短壽命」,帶動慢跑運動風潮的 Jim Fix ,在一九七七年推出一本『The Complete Book of Running』從個人經驗提倡跑步之好處,而此人卻在五二歲那年,在慢跑途中因為心肌梗塞而過世。

 

    上述的例子,也讓我意識到經常性的劇烈運動,好像也沒有好處,但那位早逝的慢跑者也或許他在飲食上沒有做好調節,也或許除了跑步這個習慣,其實他有其他的壞習慣。

 

第二 一湯一菜,攝取完整營養,喝牛蒡茶,帶小餐碗出門,定時定量。

 

     一湯一菜避免攝取過多熱量,將生活回歸簡樸。吃魚,吃完整的一條魚會比吃局部的部位好,所以吃柳葉魚這樣的小型魚類的營養價值會比鮪魚這樣的大型魚類來的好,吃水果能吃皮最好,農藥多清洗就能消除。

 

     喝牛蒡茶養生,相關文章如下: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2645

 

    整體而言,長期飲用牛蒡茶無害,不過陳建宏提醒,牛蒡性寒,吃太多可能導致腹瀉,粗纖維也可能導致消化不良。

詹恩慈也指出,攝取過多粗纖維恐怕抓走一些營養素,所以,(一)感冒或營養狀態不好時,不適合吃太多牛蒡;(二)肝臟機能嚴重衰退的病人也不適合纖維太粗糙的飲食。且牛蒡中的鉀、磷若攝取過多會增加腎臟負擔,所以,(三)糖尿病腎病變或(四)腎臟疾病的患者也不該將牛蒡茶當成每日養生茶飲,牛蒡小菜反倒比較適合。

 

    以上,在書中並沒有提及牛蒡茶的使用注意事項,在網路上卻找到這樣的資訊,飲食果然是因人而異的選擇。

 

第三  一天三餐簡化成一天一餐

 

    一天一餐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實在太難了!而且我也擔心我的腸胃會因為過久不食而發痛。家教的工作要經常性移動,到學生家不免俗就會吃東西,但透過書中分析,讓我警覺到我在無意間也讓自己攝取了不少熱量,所以才會瘦不下來,縱使有每天運動的習慣,一樣體重持平,所以最近採定餐定量,也刻意讓自己吃個七分飽,循序漸進調整自己的胃口。

 

    書中提到一個觀念挺好玩的,「盡可能提高自己品嘗美食的品味,假設要吃巧克力,就去買百貨公司的純手工巧克力,如此一來,便利超商的巧克力就會索然無味,自然就沒有購買慾望」,有點打破思維,卻也是在生活上會發生的習慣,比方說現在我要買一雙鞋子,絕對訴求好穿與耐穿,所以價格上自然會比較高,但一雙鞋子的使用年限與頻率都提高了。

 

第四  早睡早起精神好

 

     由於工作結束到家都已經晚上十點多,早上六點多又要出門,所以能夠休息的時間並不足夠,所以這三天開始,我把調養作息時間當成第一要務,如果我不能培養在十點前就寢,那我就想辦法在十一點前就寢,勢必我想要做的運動得展開平日的活動量,比方說多走幾步樓梯或者抽空擋做個伸展操等,當我把睡眠時間調整到晚上十一點的時候,早上六點起床,卻發現自己精神好多了!我想我可以繼續重視我親愛的睡眠時間與品質!

 

相關連結: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2233&p=1

http://booksreview.pixnet.net/blog/post/55295624

arrow
arrow

    陳 Eva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