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9916  
莫忘初衷


星期一下午,當我正在陪學生練習全國舞蹈大賽的時候,教學組長突然跑過來跟我說一個壞消息,她說:「老師,可不可以請你代課帶到學期末?因為這班的老師要請育嬰假!」

聽完後,此消息如晴天霹靂,因為我早已經期待四月份脫離這間學校的代課生活,因為這間學校離我家實在有點遠,每天我都得七點前出門,到學校還要照顧一群才九歲的小學生,班上還有兩位好動、三位外配的新住民,我可不可以說「No」呢?當我拒絕之後,這群孩子又是誰會來帶他們呢?家長又是怎麼思考這件事情呢?我當老師的初衷到底是什麼?

這個問題來的突然,我需要蒐集事實來思考,「接與不接」在那瞬間變的非常關鍵,所以我請教學組長給我一些時間去思考。
答應接任接下來幾個月的課程,主要的原因是,我在想「我要成為甚麼樣的人?」

 

經歷過一些工作的經驗,讓我發現我是真的樂在教學,而代課的任務挑戰的是我的體力,回想過去自己對於所興趣的事物,常常秉持著熱忱去做,這一次為什麼不呢?這群孩子經歷過很多代課老師,上學對他們就是充滿了不確定性,頻頻更換老師也讓孩子的心性浮躁,當我們小的時候應該也不喜歡一直更換級任老師,那是一種「歸屬感」的差別,或許原本他們的老師因為家庭而不得不暫停這一份工作,不代表我不能夠去為教學做一份堅持,更進一步,挑戰自己的耐性與EQ,如果這半年能讓自己在處事上更為幹練,練習「化繁為簡 」的工作技巧,或許我在教學上會有大躍進的進步也說不定,「凡事有最好的安排」用這個信念告訴自己珍惜機會去改變自己。

感恩時刻

又是一個周末的夜晚,難得有時間跟家人一起晚餐,我真的很幸運,在我們家每個周末晚上,一家子十餘人都會一起吃晚餐,趁著大家都在的時候,我跟我外婆說:「真的很謝謝你,我記得以前小時候,都是你準備早餐給我吃的,每次我來不及吃早餐的時候,你都會用菜脯和肉鬆和著飯就讓我去上學了;每次肚子餓了,你就會用豬油拌飯餵飽我,每當渴了,你就會用青草茶讓我解渴;當我要出遠門去旅行的時候,你都會幫我祈求平安符,因為有您,所以我的生活更加幸福了,謝謝!我愛你。」
外婆聽了當然是有點害羞,但令我驚喜的是外婆也說:「我也愛你,早點回來,不要工作這樣晚才回家,工作沒有做完的時候,要多休息!」

 

失敗中學習長進

 

這是從卡內基課程聽來的故事,一九七零年代,三個年輕人想要去美國,每次辦簽證老是被拒絕,嘗試了很多年依然失敗,三人一起討論為什麼?綜合三點原因,第一講了一口中國式的英文,第二沒有自信,總覺得自己的英語不夠流利,第三動機說的不明不白,後來這三個人辦了一個補習班,專門在指導大陸人辦理簽證,最後他們也成功在美國華爾街上市,「新夢想教育」,專辦簽證服務與課程,由此案例可知,「失敗可以為成功作證」,我們得整理出為什麼還沒做到的原因,從中精益求精。

當我們想要讓每個人滿意,很容易讓自己委屈,何必呢?凡是不一定有委屈求全,互利模式永遠是可以尋求的一種方法,太在乎別人的想法,就好像跑步綁著沙包,寸步難行。

壓力下,我有哪些無效的行為習慣?
貪睡與貪吃是我最常犯的戒,其實挺無效的。
我要問自己為什麼?才會有有效行為習慣?
面對壓力並且積極處理。

arrow
arrow

    陳 Eva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