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數學公式其實是賦予意義的過程

齊藤老師將以往指揮家幾乎沒有意識到的手臂動作,賦予「拍」、「彈」、「平均運動」這些名詞,將這些手臂動作化成有意識的動作,這就是知名的齊藤指揮法。數學公式也是如此,經過多年,甚至百年的數學家,可能窮盡一生在思考關於某個理論的道理,然後歸納出一個數學公式,上述,兩種方式如出一轍都是「賦予意義歸納公式法」,上職場上、在課業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很多標準作業流程(SOP),就是在一系列雜亂無章的工作項目中找到優先順序與方法,以前在職場上,總會先觀察工作者的工作型態→工作目標→核心職能→工作項目→績效評估標準,然後由工作紀錄中歸納出結論,進一步寫出可參考的工作說明書,新人來到的時候就能夠依工作說明書快速進入工作狀況,這樣的過程也是一種「賦予意義歸納公式法」。

認真的老師教出認真的學生

前幾天我回去學校代課,雖然只是短短的兩天,卻讓我教的很開心,因為代課的級任老師是一位盡責的老師,帶班嚴謹,所以學生們都很守紀律,這部分令我十分詫異,為什麼會有一個老師這麼厲害,天生就有一種魔力讓學生乖乖聽話,看到滿滿的兩大張交接表就能夠感受這位老師對於教學的嚴謹,讓我也不禁延續她的嚴謹卻也有點力不從心,感受到教學的方式的大不同。

當在教室的國語課內,帶起生字筆順的時候,竟然被學生指正「端正度」,雖然我是很樂意被學生指正,但是寫在黑板上的字如果稍有突出或者或者歪斜,學生馬上一個個出聲指正,讓簡單的的筆順任務耗時不少,對此,我更希望我能夠聚焦讓學生發表「造詞任務」,讓學生動腦思考生字的應用是我認為對國小三年級學生更重要的事情。

這件事不免也帶給我一個深層的思考─「認真的老師教出認真的學生」,當老師明確讓學生知道評分標準,就能夠激發學生在作業上的嚴謹性,也讓我不反思,是否學生在完成這樣的作業會耗費過多的時間呢?進而排擠動腦思考的時間呢?

我認為字的端正性,屬於習慣問題,所以具有邏輯思考的學生在剛開始或許會耗費許多時間,但是會從現狀中去找到訣竅,將作業的流程標準化,當培養出好的習慣,自然就有端正的字體,並不排擠動腦思考的時間,許多人們可以寫出一手端正好字,常會分享是因為在求學中遇到一、兩個對於字跡要求的老師,所以才培養的好習慣,內心也是非常感激當初的那位嚴謹老師。老師的認真,會帶動學生的認真,學生的認真會讓很多學生變得不一樣。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 Eva 老師 的頭像
    陳 Eva 老師

    ├伊法Eva老師筆記本┤一個桃園數學家教老師的成長札記

    陳 Eva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