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一位高中生,還是第二志願的學校,但是連續兩次段考數學考試不理想,我一直調整方式,發現他對於學校課本、講義等不熟悉,所以乾脆調整課程內容為學校的課本與講義,作業也變成建議範圍,期盼作業的量也不停的調降,調整為一天六題,就期盼他每天花時間去思考看似艱深的高中數學。
沒有刻意的規畫之下,卻發現自己每堂課都留下詳實的記錄,學生回報的學校考試,也認真地幫他寫下錯誤的訂正。
最近因為一位高中生,還是第二志願的學校,但是連續兩次段考數學考試不理想,我一直調整方式,發現他對於學校課本、講義等不熟悉,所以乾脆調整課程內容為學校的課本與講義,作業也變成建議範圍,期盼作業的量也不停的調降,調整為一天六題,就期盼他每天花時間去思考看似艱深的高中數學。
沒有刻意的規畫之下,卻發現自己每堂課都留下詳實的記錄,學生回報的學校考試,也認真地幫他寫下錯誤的訂正。
書名:20幾歲,已經改變女人的精彩一生
作者:南仁淑
Eva Thinking:
婚事近了,面對長輩們的叮嚀,原本沒有多想的未來,頓時感到焦慮,婚姻的確是人生的一個改變,話說平等的時代來臨,但是不管是自家長輩或者夫家長輩都有著「嫁娶」的傳統觀念,為人媳婦應做的事情都會不停地在耳邊叨叨絮絮,也造成了我的憂慮,雖然知道這些憂慮都是庸人自擾,因為未來的生活,暫時不會跟婆家的長輩住在一起,但是面對於夫家的習俗,就怕自由慣了的我,會欠缺考慮而導致婆婆的責怪,突然有一種「不想長大」的錯覺。
管理的藝術,婚姻是人生的一個過程,是好是壞,還無法預知,但是幸福是該掌握在自己手上,面對於即將而來的挑戰,「工作、健康、家庭」其實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三大部分, 透過經歷、調整與學習,讓自己去適應即將而來的轉變吧!!!
2016.03.01 腦電波體驗記
最近看了一本書,是關於陳瑰鶯在事業與婚姻生活的經營,她和先生經營以直銷為體系的事業,她和先生幸運地贏得先機,持續堅持地做,所以她從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和台灣都有不錯的表現,但我最喜歡的是她生活的態度,讓自己活得精采,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同時經營家庭和事業是很難的一件事情,雖然這本書對於家庭都輕描淡寫,好像自己的孩子很乖,都能夠自己獨立長大,但是父母因為工作的忙碌,錯過在孩子成長的歲月,而主角陳瑰鶯用心經營每一次的家庭聚會,來珍惜彼此無法相伴的生活。
這只是關於婚姻的一個故事,每個人寫出來的內容都不一樣,我想用心經營一定會幸福,「相信自己擁有幸福的能力」,這是媽咪送我的一句話,而我的媽咪的確也讓我的生活品質越來越好。
三月的第一天,參加認知所的腦電波實驗,和研究助理聊了一些關於職涯和教育的事情,其中提到一點,補習班為了學生的分數好看,於是就出了大量的考卷給學生,然而,這樣孩子真的幸福了嗎?因為孩子的表現不在班上的均標以上,孩子就不如人了嗎?
2016年02月16日 陰天
是幸福的,一早我的大白幫我送來好吃的貢丸,而媽咪也在一旁指導我怎麼煮一鍋好喝的蘿蔔湯,提醒我拖地、整理桌面等,也幫我將水果切好,然後我就出門載蝴蝶老師母女,看到滿滿一桌大家各自準備的菜,除了吃的很開心,也在席間談了不少教學經。
跟每個老師談,這樣的聚會大家是期待的,畢竟大家多半以家教為主要工作,面對不同孩子的個性,有不同的安排,我學到了些甚麼呢?
一、 備課是必要的。
二、 歷屆試題也可以成為複習的好工具。
「工作的解答都在童話故事裡」,這本書是由千田琢哉所撰寫的,以他的觀點寫出他看童話故事的想法,我最喜歡其中提到醜小鴨的這篇文章,提到學生上學的價值,義務教育的真正任務到底是甚麼呢?
醜小鴨本來就是天鵝的小孩,所以之後會變成天鵝,而鴨子本來就是鴨子,是不可能變成天鵝的,「腿短的人跑不快,頭腦笨的人也不會變聰明」,這句話讓我省思,很多學生在行的明明就不是學科,然而總有家長期望孩子在分數上的表現精益求精,也有小孩明明就擁有天鵝般的素質,卻總是貶低自己的能力,在我的教學中,常常看見孩子在數學學習上的瓶頸,寫錯數字或者計算錯誤導致分數遺失,我們常常把這樣的錯誤歸咎於粗心,粗心到底有沒有藥醫呢?
以前的我,答案或許是沒藥醫治,但是現在的我,嘗試用一種方法,那就是「標準作業流程」,透過標準化的做題方式減低誤差的發生,每一件事情都會有方法,同樣一種方法給不同人使用也會有不同結果,把寫題方式標準化,以概念出發,在讀題上多家著墨,在數學寫作上多加練習,一定能夠提升能力,回想自己的求學史,在國一、國二與高一、高二時後,數學的表現並不優秀,然而在國三和高三都遇見一位重視數學寫題過程的老師,配合老師的要求準時達交作業,成績自然在不知不覺中進步,但那時候的我,到底有沒有對於數學觀念透徹了解呢?
說實話並沒有,我只是把痛苦的事情分散做,因為我不是一個數學思考能力強的學生,所以常」常會想不到方法,但是我是一位會抽絲解剖的學生,看到解答會反問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會把概念找出來,然後自己演算一遍。多年的教學經驗,看到學生的學習成效,發現很多學生看了解答,卻沒有去解析這些算法背後的概念,當下好像懂了,卻因為沒有自己演算一遍,所以考試時候只有模糊的印象,卻無法按部就班的解題,那是因為「概念」了解不夠透徹,沒有真正的理解,只是略懂略懂。
最美的距離是甚麼?人與人 之間的相處,有時候因為朝夕相處而彼此感到不耐煩,尤其是情侶之間,摩擦是每段關係都必須要經歷的過程,這天看到書上提到一個溝通的方法「心連心」的對話藝術。
書中提到這個方法是一種雙方協議,彼此願意用愛和尊重的心態討論,願意開誠佈公,願意傾聽,不是針鋒相對,讓雙方感覺彼此的話語被傾聽,重點不是說教,而是「傾聽」。使用情境,在彼此沒有絕對堅持的立場、沒有過度的反應中去討論某件事情。
最近因為研究所的課業還有家教的工作一連串接踵而至,現實的壓力似乎有點難以想像,而關於未來的人生大事更有一股隱形的壓力,雙方長輩對於婚禮的流程都有各自的堅持,因此最近的我也常會為了這件事情和大白先生吵架,說吵架也不太算,多半是我在表達意見,而他都充分擔任一個傾聽者的角色,當我表達完我的立場之後,其實我的內心是不舒服的,因為我不喜歡叨叨絮絮的自己,而當下的我,不小心把大白先生當成宣洩的窗口,後來反省自己,其實大白先生正在跟我做「心和心的溝通」,他盡可能去聆聽我內心的話語,從來不打斷我,反觀自己,給好好進行情緒的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