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上次上了柯教授的閱讀課,她推薦了一本「非普通讀者」,由亞倫‧班奈所著,那位非普通讀者就是英國女王,書中介紹女王意外間遇上圖書巡迴車,借了一本書,開始了她的閱讀之旅,漸漸地可以挑選一些書籍,之後還進一步想記錄自己的聲音而有了寫作的念頭…。

      「書本是用來引爆想像力的裝置。」女王的幕僚們其實不喜歡女王進行閱讀的活動,總是擔心她會因此耽誤國事,然而閱讀卻讓女王更像一個人,從閱讀中去了解作者的想法,走進作者的視角。

     「鼻樑上架著眼鏡,手邊擺著筆記簿和鉛筆。她看待閱讀的心情,就像某些作家面對寫作一樣;都是天命如此。有的人命中注定要動筆寫作,她則是到人生最後階段才認命拿起書本。她看書完全沒有系統,就只是一本接著一本看下去,而且經常會有兩三本書同時進行。後來,她開始寫閱讀筆記,從此之後,她看書時總是握著鉛筆,邊讀邊寫,倒也不是記下內容摘要,純粹只是原原本本把有所感的句子抄下來;大約過了一年多,才偶爾很謹慎地試著寫出自己的心得。」

       閱讀到底需不需要人教呢?從女王的閱讀歷程發現跟做研究一樣,起初看得文獻毫無系統,只是對著自己感興趣的議題,之後從參考文獻中找到一些線索,進一步地閱讀思考,起初的文獻筆記也只是摘要,而現在文獻探討必須系統化且能成為研究設計的證據基礎,更甚延伸到自己的想法,念研究所對我而言,學歷證明只是附加物,這兩年我學到更多教學上的知識,在統計、認知心理學或者資訊科技等,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體會,進一步在寫作上也開始會去找尋文獻來輔佐自己的想法,這種成長只有回首時才能感覺到成長的痕跡。

       「人生閱歷在讀書這件事情上頭佔了優勢,而人生的經驗卻無法從書本中取得。」記得大學聽嚴守仁老師在知識創新這堂課介紹的「基業長青」或「A到A+」,因為缺少了職場經驗,所以對於書中內容無法感同身受,等到身為公司裡的人事專員,對於這些企業管理的道理卻有更深的體悟;過去對於青少年心理其實沒有很大的認識,總會用「叛逆」來解讀青少年的衝動行為,任教多年之後,從吳嫺教授的「認知心理學」這堂課中學到了大腦的神經元增生是導致青少年無法控制行為的部分原因,如果我是大學接觸這堂課,我的感受無法如此強烈,可能只會認為這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過程,但因為任教多年的經驗讓我在閱讀上有更多的共鳴,因為與生活做了強烈的連結。昨晚跟夜間同學分享這段話,同學回饋我另一句話「有資金的人在投資上佔盡優勢,而投資的經驗卻無法從資金中取得。」,似乎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我沒有聲音。死亡,自己一旦死去,便只存在於人民的記憶之中。生前萬人之上,無人之下的女王,只要一死,便與其他所有普通人同列平等的地位。閱讀無法改變這個結果─但是寫作可以。書本不是用來擲入生命,而是用以發掘生命。在寫作的過程中,記憶與懷想中的某些秘密逐漸被開啟了。」閱讀只是輸入別人的經驗、想法,寫作卻可以表達出自己的聲音,甚至這樣的聲音可以流傳,李白的詩集、施耐庵的西遊記、金庸的武俠小說、羅蘭的羅蘭小語等,作家總能將自己的聲音透過文字展現,而這樣的影響力是跨越時間與空間,但在創作的當下卻無法感受這樣的魔力。

arrow
arrow

    陳 Eva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